在“徐杰风波”愈演愈烈之际,我们不禁要问,这场风波是否会导致有人身败名裂,甚至触犯法律?
众所周知,徐杰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一位女网友通过小作文揭露了他涉嫌约炮、致人打胎以及赌球等行为。而恰逢男篮亚洲杯期间,这一事件的热度甚至超过了国家队比赛,这充分说明,相较于严肃的新闻,大众更愿意关注那些轻松八卦的内容。
虽然关于约炮和打胎的指控看似严重,但考虑到当事人年龄尚轻,恋爱行为在法律上并无明确规定,电竞圈中类似事件也并不少见,因此这些指控是否属实尚存疑。
至于赌球,这可是所有竞技体育项目都明令禁止的行为。以前米国足球名宿托纳利为例,他因赌球被意大利足协禁赛10个月,转会在英国后又被英足总追加禁赛2个月,累计禁赛超过300天。NBA中,也有球员因赌球被禁赛,如猛龙的波特被终身禁赛,罗齐尔和比斯利则正在接受调查。
回到徐杰事件,我们社会主义社会对道德标准的要求更高,赌球一旦坐实,禁赛期可能不止一年,甚至可能被驱逐出行业。如果再有组织打假球等行为,恐怕会受到更严重的法律制裁。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事实确凿、证据清楚的基础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作文引发舆论风波后,徐杰的经纪公司迅速发表声明,否认了所有指控,并称爆料内容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如偷拍或跟踪,并表示将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