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

0769-7431801

“每日体育课规定:是否过多?其设立原因何在?”

标签:k1体育2025-09-20



深圳市教育局近日发布《深圳市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必须开设一节体育课。这一举措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每天一节体育课是否过多?这一刚性规定的背后原因是什么?学生校外的运动时间又该如何得到保障?

为此

近年来,我国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旨在确保学生的校内和校外体育运动时间。例如,教育部2025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要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第二十七条也明确指出,学校应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并保障学生每天至少1小时的体育锻炼。

课时总量不

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院长王宗平指出,我国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学校体育政策体系,但如何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才是关键。因此,“开齐开足体育课”仍然需要被不断强调。

关重要

在学校的具体实践中,体育课常被其他科目占用,或因老师拖堂、布置课间练习等原因,导致学生难以获得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所长吴键透露,全国能做到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学校不到60%。

为此,政府层面出台意见,对体育课时进行刚性约束,旨在保障中小学生校内体育活动时间。韩国也采取了类似措施,计划将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全年体育课时长从目前的80小时逐步增加到144小时。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5年版)》规定,从2025年9月起,全国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各年级均要开设“体育与健康”课,其占总课时比例10%-11%,仅次于语文、数学。目前,大部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课时为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节,三年级至初三每周3节。

关于“每天一节体育课”是否过多的问题,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李培表示,这是一项好政策,对提高初中和高中生体质健康水平至关重要。但他强调,体育课不是课程总学时的增量,而是在现有课时总量不变的基础上,代替原有的文化学科课程。

对于小学和初中增加体育课时,受访家长和业内人士普遍表示支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研究员黄镇敏指出,近年来,中小学生久坐少动引发的健康问题备受关注。开足体育课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也有专家对体育教师配足配齐的问题表示担忧。李培表示,这个制度出台后,可能出现体育教师紧缺问题,因此如何解决体育教师配足配齐至关重要。

对于如何保障学生校外运动时长,深圳市出台的意见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课后服务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同时,加强体育家庭作业设计,鼓励家庭制定学生课后和节假日体育锻炼计划,确保学生每天校内外体育锻炼各1小时。吴键建议,老师布置体育家庭作业时,要考虑到孩子们连续运动一个小时难度大,可以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间隙进行微运动。